其他
增量资金有多少?
六部委会议重要增量:1、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%2、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2025年开始新增保费的30%用于投资A股3、2025年上半年第二批保险公司设立私募基金投资股票试点,不低于1000亿元,春节前先批500亿元。预计第二批试点更加灵活,可以是单家或多家保险公司发起设立4、社保成立以来投资A股平均年化投资收益率11.6%,目前全国社保基金股债的投资比例为四六开。5、在原有基础上降低公募基金销售费率,节约大概450亿费用6、公募基金用每年盈利的一定比例购买自己旗下的权益类基金7、分红金额大概在3400亿元,同期相比(23m12、24m1)金额是7.6x,家数是9x增量资金:对于新增保费的口径是总保费的30%(口径1)、还是新单保费的30%(口径2)或是总保费中进入到投资资产的30%(口径3)仍需进一步明确。国寿、太保、新华、太平、人保这几家公司人身险保费合计2024年合计约1.4万亿,预计25年为1.5万亿,新单保费占比约20%。口径1、2、3对应的投入到股市的增量资金分别为4500亿、900亿、2700亿。推算到全行业,全行业25年寿险公司总保费收入预计约4.1万亿,口径1、2、3对应的投入到股市的增量资金分别为1.23万亿、2500亿、约7000亿。加仓还要考虑偿付能力制约。我们之前的测算:如果行业权益占比提升1%,再叠加今年保费收入带来的增量资金,预计全年能为股市带来近6000亿的增量资金。从配置资金维度,行业到期再投资+新增投资预计一年体量约5万亿,面临可配资产较少的情况,因此很可能入市资金不止6000亿。增量资金会投向哪里?行业配置:头部险资主要配置保险/银行/电力/通信服务等行业个股特征:头部险资偏好低估值/高股息/高ROE龙头企业:新闻发布会解读:一、保险资金:在政策引导下以及应对低利率,入市诉求和入市动力较强1、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过4.4万亿元,占比12%,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占比9%。从中国国有大型商业保险公司资金运行的情况来看,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仍有一定的空间。2、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保险资金投资政策,鼓励保险资金稳步提升股市投资比例,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30%用于投资股市。3、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入市将从三方面入手: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,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%,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%。短期考核导致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考核影响很大,股票投资趋于短期化,难以发挥长钱作用;二是实施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指标的长周期考核,实现所有者权益稳定增长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;三是推动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提高投资管理能力。4、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1000亿元,春节前批复500亿元投资股市。后续该基金将更加灵活,比如一个机构或多个机构也可以设立。二、社保基金:权益投资比例40%,已经比较高。1、社保成立以来投资A股平均年化投资收益率11.6%。目前全国社保基金股债的投资比例为四六开,比例整体保持稳定,投资收益较好。2、优化完善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制度。将修订全国社保基金境内投资有关管理办法,优化了不同投资品种比例,进一步提高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力度和灵活度。3、正在研究全国社保基金额长周期考核体系,细化完善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要求,拟从风险管理、保值增值等维度对基金投资运营情况进行考核。4、财政部作为社保基金会的管理部门,将持续落实相关举措,在强化社保基金保障能力的同时,支持【注入资金、更多灵活的投资等措施】。三、公募基金:1、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%。2025年起进一步降低公募基金销售费率,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元费用。2、完善基金公司治理和定位,系统改革行业考核评价体系,全面加强长周期业绩考核。防止“重规模、轻回报”等问题。强化评价引导,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和长期业绩等指标在评价当中的权重;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一定比例来自购自己旗下的权益类基金。3、将推出更多适配投资者需求的产品,加大中低波动性产品的创新力度,实现浮动费率产品试点。加快推动指数化基金投资发展,制定促进指数化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,实施股票产品的快速注册。四、两项工具:1、互换便利: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已开展2次,合计金额1050亿元。2、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:金融机构已经和近800家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达成合作意向,已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公告,金额上限超过600亿元,下阶段将适时地推动工具扩面增量,相关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获得足够的中长期资金增加投资。不断优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政策安排,将申请贷款时的自有资金比例从30%降到10%,将贷款最长期限由一年延长到三年。新闻发布会划重点: